汽车电子行业研究宝典(一)发表时间:2022-01-22 15:43 文章大纲 · 问答摘要 · 汽车电子相关核心投资机会有哪些 · 汽车电子核心板块第三代半导体十问十答 汽车电子 问答摘要 汽车电子相关核心投资 机会有哪些 我们关注2022年价值向成长重估机会,体现在需求端出现创新和商业模式升级后的重估。关注汽车零部件在智能化赋能下的重估:
半导体十问十答 1)价值拆解-问:碳化硅产业链价值量拆解情况? 答:在传统硅晶圆中,衬底部分占比前道工序平均成本结构的7%,晶圆制造设备及工艺占比最高达50%。不同于传统Si材料,SiC衬底材料成本占据整体成本近五成,是产业链中价值量最高的环节。以SiC6寸晶圆成本拆分来看,总成本约为6400元的,其中衬底+外延价值量在3840元左右。 2)降价趋势-问:碳化硅下游器件价格趋势情况?与Si基器件的价差为多少? 答:SiC: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SiC电力电子器件价格与同类型Si器件价差缩小。整体来看,SiC产品的价格近几年来快速下降,较2017年下降了50%以上,而主流产品与Si产品的价差也在持续缩小,已经基本达到4倍以内。 SiC及GaN终端器件价格变化趋势: ![]() 3)器件结构-问:碳化硅各类器件占比情况?不同器件适用的下游应用情况? 答:2019年,SiC二极管占比显著高于SiCMOSFET及模组。随着SiCMOSFET技术不断成熟预计未来会超过二极管占比,模组增速最快未来有望占比五成。 SiC器件&模组发展驱动力之一是新能源汽车,V2X+V2L+OBC+EVCharger+IPU等带动SiC器件&模组快速起量。发展驱动力之二是光伏,SiCMOSFET当前市场在光伏市场为6090万美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9000万美元左右的规模,4年间CAGR9。SiC模组当前市场6060万美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14400万美元左右的规模,4年间CAGR27%。 4)发展进程-问:碳化硅降低成本的核心是什么?碳化硅何时迎来综合成本优势及加速成长拐点? 答:目前衬底端占据SiC产业链核心成本+技术高地,我们预测未来成本的下降主要依托于:
预计衬底成本每年以10%-20%的速度下行,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叠加新能源汽车拉动,预计SiC2022年将迎来增长拐点,市场空间约为7-10亿美元。2024-2026年为加速成长期,市场空间约15亿美元。2024-2026年为加速成长期,市场空间约21亿美元。 5)能源测算-问:碳中和时代下,碳化硅在车载端能带来多少能源节约? 答:使用SiC助力汽车降低5倍能力损耗,可提高电机逆变器效率4%,整车续航里程约7%,助力减少碳排放。 每辆车使用SiC相较于Si材料1年的能源节约测算:
6)车厂布局-问:使用碳化硅的车厂有多少?2022年预计有多少辆车使用SiC? 答:根据中关村天合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数据及我们的统计(不完全),整车厂引入SiC在OBC和DC-DC为7家,电驱4家,布局电驱10家。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首先在OBC和DCDC中应用SiC器件,然后逐步渗透到可靠性要求更高的电机控制器。 全球2021年全年预计约100万台:
7)供给测算-问:国内碳化硅现有产能及未来产能布局情况?海外布局及产能情况? 答:我国产能:
8)需求测算-问:未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需要多少片SiC? 答:SiC在新能源汽车中6寸硅片用量预计2025年将超过120万片根据逆变器(约1000mm2)/DCDC(约50mm2)/OBC(约180mm2)使用的SiC面积测算,SiC在新能源汽车中晶圆面积用量情况8寸晶圆可以满足13辆车的SiC需求;6寸晶圆可以满足7辆车的纯电动SiC需求,油电混合车:6寸满足9辆。以2025年我国900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纯电动车占比81%测算SiC在新能源汽车中6寸硅片用量预计2025年将超过120万片。 SiC在光伏领域6寸硅片用量预计2025年将超过130万片:
9)技术对比-问:我国与海外碳化硅产业链各环节的代差有多大? 答:总结来看,国内除了LED芯片国产化率超80%外其他版块基本与国外存在一代代差。 我国与海外SiC&GaN产业链各环节的代差: ![]() 10)海外龙头-问:Wolfspeed产能&良率&财务规划如何?
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相关核心投资 机会有哪些 我们关注2022年价值 向成长重估机会 体现在需求端出现创新和商业模式升级后的重估,关注汽车零部件在智能化赋能下的重估:
连接器:重点关注上游铜合金材料博威合金、高速连接器电连技术以及高压连接器领域瑞可达、建议关注中航光电、徕木股份、意华股份、沪光股份等。
2025中国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预测: ![]() PCB:关注技术突破+产能扩张的景旺电子、世运电路、鹏鼎控股等。
车载毫米波雷达加速发展为高频PCB贡献增量: 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空间分辨率高;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性能稳定,不受目标物体形状、颜色等干扰等多项优点,在自动驾驶感知层有广泛应用。在汽车ADAS渗透率和自动驾驶等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毫米波雷达市场将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不同PCB设计共同的特点是都需要使用超低损耗的PCB材料,从而降低电路损耗,增大天线的辐射,车载毫米波雷达需求的快速增长有望为高频PCB贡献显著增量。 ![]() IGBT&第三代半导体:关注已实现0-1突破+紧握缺货潮下国产化机遇启动放量的相关IGBT&SiC企业,关注斯达半导、闻泰科技、时代电气、东微半导等。 新能源汽车开启半导体新一轮成长趋势,IGBT为新能源应用刚需芯片,国内企业迎来国产替代&行业红利双击。 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中带动汽车半导体需求大幅度增长。IGBT应用于新能源的电压转换,例如:汽车动力系统、光伏逆变器等,IGBT功率模块均是逆变器的核心功率器件,在电动车动力系统半导体价值量中占比52%。 IGBT透过控制开关控制改变电压具备耐压的特性被各类下游市场广泛使用,此外由于IGBT工艺与设计难度高,海外企业凭借多年的积累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国内厂商近年来通过积极投入研发成功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用IGBT模块市场中占取到了一定份额,但仍有很大的替代空间。 国内IGBT企业已实现0-1突破,紧握缺货潮下国产化机遇启动放量:
新能源汽车需求高起带动第三代半导体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领域起量。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等都需要大功率、高效率的电力电子器件,基于SiC、GaN的电子电力器件因其物理性能优异在相关市场备受青睐。 第三代半导体有望成为绿色经济的中流砥柱,助力新能源汽车电能高效转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举例来看,到2030年,如果有3500万电动车使用SiC,那么这一制造年生产出的新能源汽车总计在它们的使用期限中节约了的能源相当于节省1.92亿桶油/相当于节省82亿美元电力成本。 SiC与传统产品价差持续缩小,预计SiC2022年将迎来增长拐点,2026年将全面铺开。SiC与传统Si基产品价差持续缩小:
![]() 激光雷达:行业百亿空间,目前处于高增长起点,关注炬光科技、蓝特光学、舜宇光学科技、湘油泵。 新能源汽车是模拟芯片增长最快的市场,占比模拟芯片市场规模约22.5%,预计L5级别的汽车会携带的传感器达到32个,激光雷达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起量增长。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推动模拟芯片市场发展,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桩、电池管理、车载充电、动力系统和舒适系统等方面对半导体器件有了新的需求。 智能驾驶通过传感器获得大量数据,预计L5级别的汽车会携带的传感器达到32个(超声波雷达10个+长距离雷达传感器2个+短距离雷达传感器6个+环视摄像头5个+长距离摄像头4个+立体摄像机2个+Ubolo1个+激光雷达1个+航位推算1个),可见模拟芯片是自动驾驶系统的必备零件。 根据YOLE预测,汽车和工业应用的激光雷达市场在2026年将达到57亿美元,2020-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的21%。2020年,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的激光雷达仅占汽车和工业激光雷达市场的1.5,但到2026年,ADAS的比例预计将达到41%。 激光雷达市场: ![]() L1-L5汽车需要用到的传感器数量: ![]() 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相关:关注迎来国六新机遇,进一步实现国产替代的菱电电控。
元器件相关:关注早期卡位汽车电子的薄膜电容龙头法拉电子、电感龙头顺络电子等。
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核心板块第三代 半导体十问十答 价值拆解:碳化硅产业链 价值量拆解情况 不同于传统Si材料,SiC衬底材料成本占据整体成本近五成,是产业链中价值量最高的环节。以SiC6寸晶圆成本拆分来看,总成本约为6400元,其中衬底+外延价值量在3840元左右。在传统硅晶圆中,衬底部分占比前道工序平均成本结构的7%,晶圆制造设备及工艺占比最高达50%。 SiC器件产业链中,材料成本占据整体成本的一半以上。SiCMOSFET成本结构分为SiC衬底、外延片、前道工艺、量产损耗等。根据华润微统计,在SiC器件的制造成本中,SiC衬底成本占比约55%,SiC外延的成本占比约为5%。因此,在SiC器件中,衬底与外延是SiC器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Si前道工序平均成本结构(%),衬底占比为7%: ![]() SiCMOSFET前道工序平均成本结构(%): ![]() 降价趋势:碳化硅下游器件价格趋势情况? 与Si基器件的价差为多少 下游器件价格情况:
SiC及GaN终端器件价格变化趋势: ![]() 2021年二极管及晶体管价格及供应厂商梳理汇总: ![]() 2021年12月SiC和GaN晶体管平均单价:(含13增值税)(单位:元) ![]() 器件结构:碳化硅各类器件占比情况? 不同器件适用的下游应用情况 SiC各类器件占比情况,2019年二极管占比较高,未来模组占比会接近50%: ![]() 2019年,SiC二极管占比显著高于SiCMOSFETS及模组,随着SiCMOSFETS技术不断成熟预计未来会超过二极管占比,模组增速最快未来有望占比五成。 ![]() 下游应用中:
现阶段在SiC二极管器件中,0.65~1.7kV的JBS器件较为成熟,能提供超过100A电流的单管芯片,满足光伏逆变、电动汽车以及风力发电场合的应用。 在高压大电流器件方面,由于材料和工艺的原因,PiN二极管器件仍然距离市场化较远,需通过生长缺陷度更低的碳化硅外延材料以及开发成熟的增强寿命的工艺以满足实际应用场合大电流的需求。在开关器件中,JFET器件较为特殊,一般使用USCi公司的级联结构,其特性与MOSFET相类似,但驱动对开关速度等参数的控制能力削弱。 MOSFET器件中0.65~1.7kV电压等级的器件也逐步推向市场,逐步在光伏逆变、风力发电中应用,其栅氧工艺也在逐步完善。国外厂家的MOSFET器件都已陆续通过可靠性检验,并使用在电动汽车等应用上。但是在高铁等大功率,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器件还存在提升空间。 在5~10kV以下JFET和TMOSFET的静态性能较为优异,但JFET驱动较为复杂,而TMOSFET为较新的技术,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DMOSFET静态性能相对较劣,但其技术成熟度较高。 在5~10kV以上主要使用IGBT和GTO器件,IGBT器件开关速度较快,驱动较为方便。 GTO器件驱动相对复杂,能避免栅极氧化层带来的可靠性问题而更被关注,但是电流承载及过流能力强。如何降低器件材料的缺陷,增加器件的电流能力则是两类器件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 SiC器件&模组发展驱动力1: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SiC使用情况: ![]() SiCMOSFETS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应用主要为:主流OBC(单机5/6颗(单向)、单机12颗(双向)),以及IPU,单机6颗(或采用模组形式);EVCharger(单机4-10颗)。 V2L需求,极大的促进了双向OBC的发展;SiCMOSFET应用前景广阔。V2X促进双向EVCharger的发展,带动SiCMOSFET的应用。 V2X定义: ![]() SiC器件&模组发展驱动力2:光伏。 SiCMOSFET主要应用于中/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MPPT/逆变电路中,电压在1200-1700V左右;100KW以内功率主要采用SiC分立器件,更大功率会采用SiC模组。 根据YOLE:
SiC器件在光伏市场的发展情况: ![]() 发展进程:碳化硅降低成本核心是什么? 何时迎来综合成本优势及加速成长拐点 ![]() SiC与Si基材料的成本差别不断收窄,但仍然为Si基4倍左右:
![]() SiC生产制造流程中的挑战包括: 衬底部分:
外延部分:
SiC生产制造设备的挑战包括:高温单晶生长炉;外延炉;栅氧炉;专用切磨抛设备;高温粒子注入;碳膜溅射;背面减薄;激光退火;激光划片等设备差异。 ![]() 高温单晶生长炉:三种常见的外延方法为PVT法、HTCVD法及LPE法。 PVT法因其价格+技术成熟目前为主流,缺点为生长不连续,目前超过95%的SiC衬底都使用PVT长晶法,预计2020-2025的市场超过5000台。 ![]() 由上分析可得衬底端占据SiC产业链核心成本+技术高地,我们预测未来成本的下降主要依托于:
方法一及二属于非技术手段,改善空间有限,方法三由于PVT技术的固有秉性(生长速度慢、扩径难、长厚难等)导致改善空间也受限。再进一步降低必须依靠方法四。 未来SiC产品价格降低将得益于:长晶速度提升;减少割缝损失;铸锭切割成本下降逐步与Si相当;抛光成本下降逐步与Si相当。 ![]() 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叠加新能源汽车拉动,预计SiC2022年将迎来增长拐点。影响SiC、GaN功率器件价格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整体来看,根据CASA的跟踪,SiC、GaN产品的价格近几年来快速下降,较2017年下降了50%以上,而主流产品与Si产品的价差也在持续缩小,已经基本达到4倍以内,根据Wolfspeed测算预计2022-2023年碳化硅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起量迎来增长拐点。 SiC6寸晶圆成本发展趋势预测,衬底材料成本占比整体产业链超过50%,预计成本每年以10%-20%的速度下行: ![]() 整体碳化硅发展可以分为5大阶段:
预计碳化硅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2021年前平缓增长,2022年迎来增长拐点、2024年开启加速增长、2026年开始全面使用: ![]() 能源测算:碳中和时代下,碳化硅 在车载端能带来多少能源节约 新能源汽车使用SiC材料可带来的能源节约测算:使用SiC助力汽车降低5倍能力损耗,可提高电机逆变器效率4%,整车续航里程约7%,助力减少碳排放。 每辆车使用SiC相较于Si材料1年的能源节约测算:
到2030年,如果有3500万电动车使用SiC,那么这一制造年生产出的新能源汽车总计在它们的使用期限中节约了的能源测算:
内容来自公众号:驭势资本 “2022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技术论坛”、“2022智能汽车电子技术论坛”、“2022智能汽车信息安全论坛”作为“2022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展览会暨高峰论坛”核心论坛,将于2022年4月13-14日在广州举办,重点关注5G+C-V2X 通信技术、智能汽车传感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开发、汽车信息安全体系架构、第三方服务(检测、系统安全、仿真工程)、雷达检测技术(激光、毫米波、超声波)、高精地图定位等行业热点。汇聚全球汽车整车厂、核心零部件厂、通信运营企业、电商物流公司、汽车TSP、Tier1/2供应商等800+ 行业决策者及研发技术人员,期待您的加入! |